恢复秒数的定义:从一趟间歇结束后,心率下降到储备心率70%所花的时间(单位:秒),即为该趟间歇的恢复秒数。恢复秒数愈短,代表跑者消除乳酸的能力愈强,恢复能力愈好,也是体能进步的象征之一。

有些跑者可能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训练后,体能的进步会让你在每趟间歇之间恢复得更快。你会发现心率从原本可能需要花1分钟才恢复到130bpm,到后来恢复到同样的心率只需要50秒或更短,同时你的跑步表现也获得相对应的提升。

在进行高强度跑步时乳酸会大量堆积在血液里,同时身体也需要传送更多氧气到肌肉(即「运动后过摄氧量(EPOC)」),回补三磷酸腺苷(ATP)等,这些因素都是在组间休息时心率仍然维持高档的原因;在乳酸被排除、肌肉接收到需要的氧气、三磷酸腺苷回补的过程中,心率将会逐渐下降。具备良好有氧基础的跑者,由于肌肉里的微血管密度、有氧酵素、粒线体等的浓度较高,在间歇之间的恢复能力通常都比较好,但透过规律的间歇训练能够更进一步地增进这种能力。

在一次800公尺重复6趟的间歇纪录,可以看到第一趟恢复到有氧区间只要59秒,到最后一趟延长到73秒。

另一方面,训练强度愈高,所需要的恢复时间也愈长,因为需要排除更多的乳酸以及回补更多的能量,也因此不同强度的间歇训练应该要安排不同的休息时间;间歇的强度愈高,休息时间愈长。此外,教练甚至可以透过观察跑者的恢复秒数,来决定后续的间歇课表是否需要缩短休息的时间,以更符合专项的需求。

 延伸阅读:「间歇训练」组休到底要休息多久呢?

比较不同间歇训练的恢复时间,是其中一个分析跑者体能有没有进步的方法。不过,如果要比较两笔间歇纪录的恢复秒数,建议要符合以下条件:

  • 间歇课表的内容要相同:包括训练强度、间歇趟数,以及间歇前的暖身方式都要一模一样。
  • 每趟之间的「休息模式」要一样:包括休息时间的长度,以及恢复时是采用原地站立、走路、持续慢跑的方式,不同的方式将会影响到身体恢复的时间。
  • 外在环境因素尽量一致:包括温度、湿度、跑步场地、风力等要尽可能相同,恢复秒数的比较会更具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DTomlin DL, Wenger HA.(20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robic fitness and recovery from high intensity intermittent exercise. Sports 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