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ningQuotient分析功能页面中两项我最常使用的功能:【跑力】、【体能】。

跑力图表的应用

跑力这个页面主要都是跟跑力相关的图表:实时跑力、当前跑力、跑力对应的配速区间、跑力预估的完赛成绩、竞赛跑力。

通常我会看一下实时跑力与当前跑力的趋势了解自己是否进步,再利用当前跑力对应的配速和完赛成绩才推估全马比赛时该用什么样的MP(马拉松配速)去比赛才能达到最佳的完赛成绩。

以我为例(参考下图),当前跑力在1月中(1/15)后就开始维持稳定在57.6~58之间已经一个月左右,不再像前三个月(10/16~1/15)稳定地缓升,而这样的结果让我思考是不是目前的训练已无法达到进步的效果?

体能图表的应用

体能这个页面的主要功能有:训练总览、状况指数、各强度区间的心率与配速时间分布、各强度区间的训练指数、心率区间。

而我最常看的就是状况指数图表,包含了体能指数、疲劳指数、状况指数。先前有写过如何利用这张图表来准备一场马拉松,而平时我每日训练完也都会来看一下这张表的长期趋势,然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体能指数的变化

延伸阅读:如何使用RunningQuotient来准备一场马拉松?

参考下图:

可以看到10/16~12/1是为台北马拉松开始密集训练打底的阶段,体能指数不断缓升(由16.2 → 23.4),而12/1之后历经了两场马拉松:台北马、渣打马,大致的趋势都是先降个两周至比赛当天,然后调整一周后继续回升,这样的趋势与我准备马拉松的调整有关:前两周开始逐渐减量、赛后一周调整恢复。

自12/1之后,体能最高值(约23~24间)发生在赛前两周的星期五,而最低值则发生在马拉松赛事的前一天(约20左右),其它时间则是在最高与最低之间跳动(约20~24间)。

从上图表可以知道:以我个人来说在赛前两周的星期五做完最后一次的强度练习将体能指数调整至最高值,然后就可以享受接下来的两周减量,约莫体能指数会再掉个2~3左右至赛前一天。而两场马拉松赛之间则是维持一定的训练量使得体能指数在最低与最高值之间跳动。

体能 x 跑力

体能指数与跑力这两个是独立的参数。即体能高的跑者,跑力不一定高;反过来说跑力高的跑者,体能也不一定高。不过若是将这两个不同页面的图表放在一起做比较长期的趋势则可以看到有趣的现象(见下图):

2017/10/15~2018/1/15(绿色框)这三个月期间的当前跑力稳定缓升,而体能指数则是只有10/15~12/1这一个半月是缓升。

12/1~2018/1/15(橘色框)期间,体能指数呈现先下后上的趋势,但最高值并无明显地突破,而当前跑力仍旧是上升的。

从上述的发现可以推测以下两点可能:

一、体能指数是当前跑力的先期指标

体能指数上升的同时,当前跑力也跟着上升,但当体能指数上升到瓶颈时,当前跑力仍旧会上升一段时间直到瓶颈为止。以上图为例,当前跑力在体能指数停止上升之后,仍持续提升了近1个半月。

二、目前的训练方式(课表)已无法再给身体更多的刺激进步

以上图为例,台北马至渣打马之间的体能指数已无明显提升,当前跑力比照第一点的说明仍在上升中,但渣打马后我仍旧使用类似的方式进行训练,当前跑力就停滞不前维持稳定了,约在57.6~58之间跳动。

就上述两点的可能原因所对应的改善方式也是两点:

一、提高目前的体能指数

将现在的体能指数再度往上拉,方式最直接的就是提升【训练量】,因为体能指数的上升与训练量有很大的正相关。

10/15~1/15这三个月的训练总览如下:

即表示周量平均95K(训练点数166)左右可以使我的体能指数达到约20~24之间,若要使体能指数高于24,则周量平均必须大于95k(或训练点数大于166)才有办法。

二、调整训练内容(课表)

以目前的奶爸训练方式,平均周量95k(训练点数166)已经差不多到极限了;在不提升跑量的情况下,只能从质量下手,透过分析这几周的训练课表做些调整(或许加入一些间歇速度训练)来刺激身体达到当前跑力提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