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化训练的世界中,名词定义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通常看起来很相似的名词,但往往跟我们想象的都不太一样。所今天要跟大家聊聊「训练指数」(Training Volume)与「训练效果」(Training Effect)这两个看起来很像又不尽相同的数据意义。

首先,我们必须要把「训练指数」与「训练效果」分成两件事情来看,虽然这两个数据在字面上看起来相似度非常高,实际上也有关联,但在运用上却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训练指数」代表的是训练量

训练量传统都是用里程数来做评估,可是这样评估很不准确,而身体能不能负荷的了,往往也只能透过自体感觉来判断。另外不同配速与不同距离所代表的训练量也不尽相同,就像「距离较长但速度较慢」的训练量,是否会与「距离较短但速度较快」的训练量相等?

这部分丹尼尔博士提出每个训练区间不同「权重值」的计算概念,透过不同区间训练的「权重值」计算,可以找出每一个课表的训练量。而RunningQuotient上的「训练指数」目的就是要透过更精准的区间权重值计算,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指数」,最终选手与教练会知道最适合的训练指数是多少,最终可以利用「你要练什么」功能来规划训练课表。


「训练效果」代表的是有氧体适能的改善程度

「训练效果」(Training Effect)是由FIRSTBEAT这家公司所提供的一项个人训练量化数据,藉以让选手得知今天这项训练的效果如何。详细数据介绍可参考徐国峰教练的〈我怎么知道当次的「训练效果」如何?〉

在穿戴式装置普及的现在,「训练效果」已经可以当成训练当下的重要指标之一。以Garmin Forerunner 735XT为例,我会将「训练效果」放在表面上监控,尤其是在赛后或强度较高的课表后的恢复跑通常会以E心率轻松跑然后「训练效果」落在2.0~2.9之间。但假如真的还很疲累,那我就会在2.0之前就休息。


「训练指数」与「训练效果」的搭配与应用

「你要练什么」是方便利用「训练指数」来换算每个不同训练课表的工具。通常找出自己适合的训练量后所规画出来的课表,实际操作后对应「训练效果」大多会落在3.0~3.9之间,因为训练就是要有效果。且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并不会在训练中刻意用「训练效果」来控制训练内容。而且当你是以适当的「训练指数」来规划课表,基本上很难会出现「训练效果5.0」的过度训练状况,所以找出自己适当的「训练指数」是很重要的。

应用建议

当你的训练目的在追求变强的效果时,建议以「训练指数」搭配「你要练什么」为主要规画方向;那假如你该次训练的目的正为了「恢复」的话,可以E心率搭配「训练效果」来做规划。

最后,这两个数据互相搭配可用于疲劳监控。跑者在训练的当下可透过「训练效果」来实时观察本次训练是否超过4.0造成过度训练;而「训练指数」则可在训练后分析得知此次训练量是否超过负荷。两者互相搭配可更加清楚在训练规划上是不是会造成过度疲劳训练,这对于一位认真的跑者是相当重要的。